匆匆地,走近万科第五园
——房地产A120班学员赴深圳考察随笔按照既定的计划, 2月24日清早,浙江大学房地产高级研修班(A120)的学员出发到深圳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活动,同行的还有学员企业的同事们。
在杭州萧山机场集合之后才发现有几位学员还是第一次见面,也许是不好意思自己当面问,陈总悄悄问施总:"那位老总没见过,他姓什么?""哪位?哦,那位姓王。""哦, 是王总。"于是,陈总一直称乎这位老总为"王总"。
出了深圳机场,等候着的是小巧伶俐、带着可爱笑容的邓小姐和那辆柠檬黄的空调大巴,邓小姐是我们的导游,两天的行程中,"客家""白话"这两个词是她重复使用频率最高的,当然,最多的还是她银铃般的笑声。深圳首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品种繁多的树,茂盛,生机勃勃,其中以木棉和小叶榕的数量居多。掩映在树丛中的是高低错落的楼房,虽然是初春的季节,这里的空气中已经有热烘烘的感觉。
房地产研修班的老总们对房子的衷爱是超出人们想象的,原本安排的大范围参观远远不能达到要求,于是乎我们不断地向被参观的房地产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不止是参观样板房还要进入小区里面参观,再比如不止是看一看,还要在样板房和小区里面拍照、摄影等等,特别是万科的几个楼盘。
我们参观的路线是:波托菲诺、中信红树湾、万科东海岸、万科城、万科第五园、尚都、富通城、金鸿凯旋城,这些是在深圳甚至在国内都具有代表性的楼盘,从总平、小区规划、外立面、售楼处、沙盘、小品、户型、装修等等,都给靠近的人以感动,精致到细微。楼盘外部的特点是绿化和水景,茂盛的植物让人感觉有强烈的生命力不断地从地下往上涌,有的树还被修剪成非常准确的几何形状,比如长方形围栏、圆柱体拱门、正方体、球体等等,和大片的水域配合,真是美轮美奂,这浓浓的南国风情实在是无法掩饰。楼房内部的装修和陈设,则是缤纷无限,有的大气,有的婉约,有的现代,有的复古,有的简洁,有的又有厚重的感觉。一个楼盘一个楼盘、一个小区一个小区、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经过,大家的眼睛、相机、摄相机忙个不停,也偶尔凑在一起交换一下意见。
让我惊艳的是万科第五园。广东有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和佛山梁园四大名园,万科房产要走中式建筑和中式园林的新路,所以自称"第五园"。
大巴从梅林出关沿五和大道往四季花城方向行驶,在距离四季花城200米处东拐,400米后就到占地22万平方米万科第五园,是2~6层的建筑。曾在课堂上看到赵杭生所长演示第五园的照片,已感觉她的不俗,但是当我面对她的一霎那还是眼前一亮,猛然感觉仿佛走近了一群超凡脱俗的美女,真漂亮。
小区内个性的粉墙黛瓦、变通的小窗、细纹的墙脚、清砖的步行道、密集的青竹林、天井绿化、镂空墙、通而不透的屏风、方圆结合的局部造型、青石小巷、半开放式庭院、墙顶采光天窗、承载文化的牌坊、可增加通透性的漏窗、富有文化色彩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等等实在不能一一描述,有人说在万科第五园的身上可以看到徽派建筑元素和晋派建筑元素的影子,我到是认为她是一个极度个性化、中国化,或者说是现代化的房产品,因为,她已经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马墙、挑檐、小窗等与现代生活脱节的东西。
第五园的小区里有一栋安徽老屋,木结构,大气而朴实,华板、天井、雕花、莲花门、柱棋、天井、上檐条、沿口、下方石墙裙、屏门隔扇等等建筑元素让人们记忆深刻,而三雕艺术(砖雕、木雕、石雕)构成的细部上,包含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楹联以及戏文故事等等也让人浮想联翩。在老屋里,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家的老房子,久违了的照壁、天井、前庭、后院、廊架、挑檐、花窗……自己甚至从这些似曾相识的场景中回到了快乐烂漫的童年,往事历历在目。这老屋据说是会被万科异地移植而来,打算用作茶室、社区文化馆的一部分。
晚餐时,大家兴致勃勃谈论着参观的收获,班长吴总感叹道:"这次来深圳不虚此行。"这时候陈总还一个劲地与"王总"聊天,我诧异他将朱总称为王总,实在忍不住微笑道:"陈总,他是朱总呀。"陈总立刻双手拍着身边的施总说:"是他很有把握地告诉我,这是王总。"哈哈……大家爽快地笑起来。
(文)CCE中心陈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