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资讯】激发小微金融活力 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2014-02-06
  3月22日下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任课教师何嗣江副教授在甘肃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以“激发小微金融 提振经济活力”为题进行了授课,并受到了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和甘肃省长刘伟平的亲自接见。
 
  何嗣江副教授现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浙江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任课教师,曾在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上海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获得理学士、工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小额信贷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主讲嘉宾。他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金融创新与金融工程、衍生品与金融理财、国际金融发展与汇率风险防范、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小额贷款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金融创新。 

  3月22日,何嗣江副教授受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邀请,赴甘肃兰州为甘肃省市主要领导干部“学习研究政策经验,谋划推动转型跨越”研讨班授课。当天,来自甘肃省省委、省政府及各地级市市委、市政府260多位主要领导干部参加了研讨班。何嗣江副教授应邀作了“激发小微金融,提振经济活力:来自浙江的若干经验”的主题演讲。在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何嗣江副教授分别就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的现代金融与微型金融关系、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小微金融供给现状以及小微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浙江省典型案例,通过生动的案例,阐述了激活小微金融、提升经济活力的思路与方法。课前何嗣江副教授与甘肃省金融办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课后与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就甘肃省如何做实小微金融等话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小微金融”这个概念对于西部人来讲并不太熟悉,何嗣江结合大量国内外实例,以“小企”和“微贷”两个关键词,全面阐述了这种由小企业或公司进行微型贷款的金融活动对于振兴经济活力所发挥的作用。 

  何嗣江副教授指出,发展小微金融是实现共同致富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在发展小微金融中则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服务谁、谁服务、咋服务。
 
  一是服务谁。小微金融要与大中型银行错位发展,做大中型银行不愿做、不能做、不会做、来不及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是谁服务。小微金融要通过与地方政府联动,来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
  三是咋服务。小微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定要有核心技术的支持,包括微贷理念和微贷技术。
 
  何嗣江副教授认为,小微金融要通过与地方政府联动来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小微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定要有核心技术的支持,包括微贷理念和微贷技术;发展小微金融,要秉承的服务理念就是,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没有不还款的客户,只有做不好的银行。用公式直观表达,就是:微小贷款 = 弱势群体 + 零隐性成本 + 可持续发展利率 + 强势服务 = 微“笑”贷款。
 
  而结合甘肃实际,何嗣江副教授表示,微贷理念、技术具有普适性,但需“本土化”且需花一定时间和精力去摸索。政府、银行、微企三者相互联动,向金融弱势群体进行“微贷”,加以技术支撑,不仅可以向倍增、双赢的方向发展,还能提振经济活力,形成持续发展。
 
  何嗣江副教授指出,一个没有同情心、不帮助穷人,不帮助弱势群体的金融制度是没有希望的。金融业既要做好高端客户的服务,更不能忽视对金融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以激活或将沉没的人力资本。当前,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空间广阔、需求旺盛,一些发展前景好、信用值高的小微企业期待得到金融的支持。而地方政府则需要解放思想,树立“微贷”理念,给予小微金融机构更多支持。小微金融机构要抓住大中型银行不愿做、不能做、不会做、来不及做的小微企业金融市场,充分学习和融合世界微贷先进技术,主动营销,强势服务,形成“政府、银行、微企”联动的格局,实现多方共赢,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虽然浙江在小微金融方面一直以来发展的不错,但专门从事研究的人很少,像何嗣江副教授这样研究的如此深入和独树一帜的学者更少,因此此次何嗣江副教授受邀为甘肃省市主要领导干部授课并受到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和甘肃省长刘伟平的亲自接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何嗣江副教授及他所提出“激发小微金融活力 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充分肯定。
 

  新华网、中国甘肃网、甘肃政府网、星岛环球网、21CN新闻网、兰州晨报网、会宁在线网、泰安党建网、湖州科技金融网、金昌在线对此进行了报道。

浙江大学培训


© 201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 杭州饰全饰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50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