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4日,浙大CCE中心邀请独立经济学家王进教授,为浙江大学企业家研修班的学员,带来《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2015两会及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题课程。
她说,2015年怎么赚钱才是大事,看懂政府工作报告才有赚钱机会,才能为企业发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她凭借对“李克强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深刻生动地解读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剖析了数字背后的政策寓意和经济信号,为大家指出2015年会有哪些政策变化,当中又有哪些商机和机遇,让学员大呼都是干货,受益匪浅。
下面,小编会就政府工作报告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分享,并附上王进老师的精彩解读。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
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
(王进老师:总的来说去年日子不好过)
GDP达到63.6亿元,比上年增长7.4%,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
(王进老师:就业的增长是最值得自豪的,GDP的增长从看重数量,转换为看重质量)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
(王进老师:中国人民不敢消费,是因为有太多后顾之忧)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46.9%提高到48.2%。
(王进老师: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在不断地调整)
质量有新的提升,一般公共收入增长8.6%,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超过2%,能耗度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的降幅。
(王进老师:科学技术才是最大的生产力,如果你的企业连科研经费都没有,那你就等死吧)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
(王进老师: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而农村居民的增长,又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未来5年肯定也是这样,所以未来农村市场才是企业的广阔天地,守着农民才能赚到钱)
二、2015年大势:
“今年面临的压力可能比去年还要大”
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重,不确定因素增多、推动增长、增加就业、调整结构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今年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基础日益雄厚,改革红利正在释放,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
(王进老师:互联网+是大趋势,今后的工业是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
(从学员们的表情可以看出,非常认真啊~)
三、2015年该做什么?
1、改革开放
政府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王进老师:未来政府的权力会越来越小,回归为人民服务的本职)
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
(王进老师:政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但是,要注意投资有风险,后果是要自己承担的,做之前自己是要想清楚的)
2、稳增长、调结构
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
(王进老师:可以看出未来扶植的产业方向)
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王进老师: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制造业才是根本,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
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王进老师:鼓励创业和小企业发展)
3、民生和社会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王进老师:习近平总书记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未来互联网就是做菜必加的味精)
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
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
(王进老师:未来中低端住房是房地产市场主要需求)
4、政府建设
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
(王进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反腐最大的杀手锏就是:反腐紧密依靠群众)
王教授透彻研究解读2015两会及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从中观社会环境剖析,再从微观各行业优劣势评判,语言通俗,逻辑清晰,信息量大;课堂掌声不断,课间交流踊跃,教学效果震撼。
(课程间隙,学员们也不放过机会,围着王老师虚心求教~~~)
王进老师精彩语录:
中国人普遍都路径依赖、缺乏创新,2015年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的年头。
2015年企业最重要的是捂紧口袋,出去看看。
在雾霾问题上,我们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确实是“同呼吸,共命运”。
房地产市场的蛋糕很大,但是你连下筷子的地方都没有。
管理最重要是是一个“度”字。
对于企业发展来讲:魔鬼在细节。这也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关键。
浙大CCE中心蔡冬珍 李婧 报道/摄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