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枫桥镇

 

一、教学主题

以法治思维谋划基层社会治理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枫桥经验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基层组织管理经验和创新做法,进一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法治思维谋划基层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三、教学流程

地点

内容安排

讲解人员

时间(约)

 

赴诸暨枫桥镇

班主任

90分钟

诸暨枫桥镇

观摩枫桥镇社会化服务窗口标准场所,并进行专业讲解

讲解员

30分钟

枫桥经验陈列馆

实地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对枫桥经验的沿变升华进行交流

相关负责人

60分钟

会议室

学员提问与互动交流

相关负责人

30分钟

 

返回学校

班主任

90分钟

四、教学点简介

枫桥经验,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改造“四类分子”(地、富、反、坏分子)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虽然中央决定了“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但许多地方在具体推行过程中,依然是定指标、“关一批”、“判一批”、“杀一批”的做法。

“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面高扬的旗帜,一直引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在催人奋进的新号角吹响之际,回顾“枫桥经验”的诞生与演进,我们可以发现,它依然是一面必须高举的鲜明旗帜,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有了这面旗帜,将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好“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路线,让群众真正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平安和谐的中流砥柱。有了这笔财富,将使我们更加有信心按照“一手拿经济报表、一手拿平安报表”的要求,脚踏实地建设“两富”浙江,同心协力共筑中国梦。

“枫桥经验”不管处于哪个年代,“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这一根本始终没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这一目标始终没变。浙江省历届党委、政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不懈地拓展和丰富“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使其始终呈现鲜明的自身特色和时代特点,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新时期“枫桥经验”的工作方法在不断改进从“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四前工作法”,到“预警在先、矛盾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工作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的“四先四早”工作机制,再到“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的“五联”社会管理模式。

五、教学研讨题

1.枫桥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及意义。

2.新时期“枫桥经验”的工作方法和创新做法有哪些?

3.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是什么?

4.枫桥经验为推进基层组织管理提供了哪些借鉴和启示?

© 201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 杭州饰全饰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50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