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经济学院喊你来抄“学霸浙江”的作业系列二: 杭州城市大脑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工具
2020-05-13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观察城市治理的一个窗口,而打开了城市治理新密码的城市大脑,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考察的第二站。2020年3月31日,在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云栖小镇的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调研了杭州运用城市大脑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情况。

 

 

  在杭州市西湖区云栖小镇的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一行大字格外醒目:“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呈现给人们三个关键词: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现代化。归集到一点就是治理现代化。那么何为治理现代化?也许有多种解答,但离不开一条就是数字化。

 

  2016年,杭州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城市大脑,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2019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万,正式迈入超大城市行列。超大城市治理是个世界级难题。如何吸取很多超大城市的教训,不患上“超大城市病”,成为杭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2020年,杭州市司法局组织起草了《杭州城市大脑数字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草案)》,在全国首创为“城市大脑”数字赋能立法,为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提供有力法治支撑和保障。草案规定,数据资源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乡建设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局、交通局、公安局、城市管理局、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大脑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相关工作。

 

  城市大脑是城市管理者治理现代化的工具

 

 

  杭州城市大脑是杭州城市管理者拥有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最佳工具。据不完全统计,杭州原有52个政府部门和单位共建有760个信息化系统项目,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部门间数据不相往来,甚至同一个部门内部不同业务线也不相通。城市大脑建设启动后,首先打破了数据壁垒,建设大数据平台。目前已累计归集837亿条数据。你想要什么数据,就找数据资源局,数据局来提供。

 

  杭州城市大脑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为根目录,进行顶层设计,每个根目录又派生出二级目录、三级目录和四级目录等。如经济领域的二级目录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开放合作。社会领域的二级目录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应急管理等。社会管理的三级目录为城市管理、平安建设、市场监管等,构建了一张脉络非常清晰的树状图。树状图如同“纲”,纲举目张。杭州城市大脑构建了纵向到区县(市)、横向到各部门的组织架构,纵向延伸到区县的称为“平台”,如杭州城市大脑·上城平台、杭州城市大脑·萧山平台,目前已有15个平台;横向扩展的为“系统”,如杭州城市大脑·城管系统、杭州城市大脑·卫健系统,目前已有50余个系统。无论是平台还是系统均接入位于云栖小镇的中枢。在云栖小镇专门成立了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该中心集中枢运维、指挥应用、成果展示和专班研发于一体,由市数据资源局牵头管理。

 

  杭州在市级层面成立杭州城市大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挂帅,另有6位市领导担任副组长,一位副市长主抓,各区县(市)和各部门主要领导均为领导小组成员。同时,以项目为单元,建立工作专班,目前专班数已有29个,工作人员350余人,分别来自政府部门和50余家企业,统一进驻云栖小镇集中办公。专班既分工又合作,既独立又打通,在办公场地、后勤服务、设备设施及云资源等给予统一保障。专班间还进行大比武,开展五一劳动奖章评选。此外,全市还建立了统筹考核推动机制,市考评办、市数据资源局、市委政法委联合对全市15个区县(市)和功能区,101个部门下发了任务书,并列入年底考评内容。全市城市大脑工作进展每周通报一次。

 

  城市大脑是交通系统治理现代化的工具

 

 

  杭州城市大脑以交通领域为突破口,开启了用大数据改善城市交通的探索,并实现了从治堵到治城的转变。2016年,杭州市政府启动城市大脑计划,第一个应用场景就是治堵。杭州市公安局利用城市大脑,推进“交通小脑”建设,实现“数据多跑、车子快跑”,市民出行更加畅通快捷。以智能调控交通信号灯、全天候“体检”城市道路、自动发现城市道路警情、秒速设计救援车辆最优通行方案为重点,推动“城市大脑”交通治堵工作。2018年4月,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局将信号配时调控从指挥情报中心职能中剥离出来,专门建立起信号配时中心,使指挥情报中心更趋精锐和专业,真正予以做强。利用城市大脑,杭州上塘高架路22公里里程,出行时间平均节省4.6分钟,约为10%;萧山区104个路口信号灯自动调控,车辆通过速度提升15%,平均节省时间3分钟。现在,日均自动发现警情3万余起,准确率达95%以上,且从发现至报警平均用时仅10秒钟。接报警后,杭州交警指挥部门就能根据城市大脑直观显示的警力分布状况,就近调度警力处置。以前民警日均处置事件5—7起,引入城市大脑以后,日均处置量达到15起,勤务效能提高2倍以上,相当于增加了280名警力。

 

  数据显示,经过城市大脑三年多来的“数字治堵”,杭州交通拥堵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杭州城市交通拥堵指数全国排名从2016年的第5名下降到2019年的第57名,交通延误指数从2014年最高的2.08降低至目前的1.64左右,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15年下降,城市交通秩序不断改善,特别是礼让斑马线已成为城市一张靓丽名片。另外,为缓解交通拥堵,几年前杭州曾颁布市长令,外埠车辆进城出城要错峰限行,给外地来杭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在杭州城市大脑的协同下,市长令作了优化,推出了“非浙A急事通”,给外埠车辆每年有12次机会不必错峰限行。

 

  城市大脑是卫健系统治理现代化的工具

 

  以前老百姓到医院就诊,挂号、放射检查、化验、配药、住院每个环节都要往返付费、多次结算,时常要排长队。2019年,杭州城市大脑为医疗系统解决“烦”的痛点,推出“舒心就医”应用场景,重塑就医流程,将多次付费减少为一次付费。在本市参加医保且信用良好的病人,就医全程无需先付费,就诊结束后48小时内通过自助机、手机等方式一次性支付,实现“先就诊再付费”,真正做到“最多付一次”。百姓先看病后付费,医院的收费窗口下降了一半以上,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同时,根据个人信用情况,市民可获得门急诊500元至5000元不等、住院1.5万元的就医信用额度。目前,杭州市“舒心就医”应用场景已接入全市252家公立医疗机构,服务2139万人次。

 

  城市大脑是城管系统治理现代化的工具

 

  杭州城市大脑正式诞生后,四年中一次次升级扩容,也向城管领域延伸。2013年颁布的《杭州市机动车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管理主体多头,对主营的社会停车场数据接入没有要求。为明确牵头部门及时启动了修订程序,将市城管局作为停车场库的主管部门。2019年7月,杭州城市大脑为停车系统解决“等”的痛点,接入84.8万余个停车泊位实时数据,上线“便捷泊车”应用场景,车主扫码(APP)一次,终身绑定,全城通停。为车主提供停车信息,通过机器智能实现“先离场后付费”便民服务,车辆驶离停车场不再排队,提升通行效率。目前,已开通的场库有1857个,35.9万个停车泊位开通了“先离场后付费”服务。2019年底前,杭州市所有收费泊位都实现了“先离场后付费”。此项服务注册用户总数已达22万,平均每天新开通用户4000个,日均支付笔数1万多笔。并且更进一步,推出“无杆”停车,已有75个政府投资的公共停车场取消栏杆,自由进出。

 

  城市大脑是文旅系统治理现代化的工具

 

 

  “城市大脑”不仅是炫酷的黑科技,还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在体验式旅游时代,数字场景的广泛应用,不断颠覆着传统旅游模式,但游客与目的地之间,如何更快速地增加亲密度,关键看数字场景与旅游内容资源的融合度呢?杭州城市大脑为文旅系统解决“慢”的痛点,上线“欢快旅游”应用场景,推出数字旅游专线、10秒找房、20秒入园、30秒酒店入住、景区交通引导等应用场景,在西湖景区的景点和四星级以上酒店做到了全覆盖。

 

  2019年是文化旅游融合开局之年,也是杭州加快全域智慧旅游进程、促进数字经济信息产业之年。在智慧旅游建设中,杭州下辖四区三县市利用城市大脑文旅系统,创新发展传统旅游模式,加强数字场景与旅游内容资源的融合度,通过智慧赋能,让旅游更美好。杭州市所辖四区三县市已在积极实践探索——湘湖智慧旅游依托于微信公众平台,直观的展现在“湘湖智慧旅游”微信公众号中,实现一码游览湘湖景区的便捷;建德开发的“一部手机游建德”智慧旅游服务平台,通过开发微信小程序,满足了游客在建德游前、游中、游后和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的的服务需求;余杭区已完成的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智慧文旅地图、文旅活动报名、智慧体育场馆查询三大功能,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文旅生活体验;临安旅游电子商务平台自上线以来,不仅为临安旅游提供了精准的大数据分析,也达到了全员营销的目的;淳安县以建设“全国最佳自助游目的地”为目标,建成了“一张地图、一个平台、一个大脑”的文旅平台桐庐合村生仙里景区建成了综合治理智慧旅游管理中心,集市民活动、党员活动、文体活动、智慧旅游、投诉维权为一体的乡镇智慧旅游管理中心。

 

  城市大脑是公安系统治理现代化的工具

 

杭州市公安局依托城市大脑,探索形成“警务全天候、警民零距离、服务全方位”的“在线警务”工作模式,做法经验现已向全国复制推广。同时,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数据多跑,警力少跑”,警情处置更加快速精准。全市建成视频监控点位12万余个,日均汇聚各类数据3.5亿条,推动“智能感知”基础建设、“数据运算”研判预警、“在线警务”精准导侦。除交警部门运用城市大脑解决交通问题外,还推进“公安服务”上线,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群众办事更加方便。依托上线“警察叔叔”APP、推出居民身份证网上认证、建设公安基层综合窗口三大核心工作,实现警务服务“掌上移动办”、个人办事“远程实时办”、基层办事“线上线下均可办”。

 

  城市大脑是民生和经济问题治理现代化的工具

 

  因为城市大脑,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一个一个得到解决——孩子出生了,户口登记、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等业务在接生医院即可“顺手办”;结婚了,生育登记、户口迁移及户籍信息变更等可以一次搞定;退休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确认、公积金提取等12个事项也都能一窗联办。

 

  企业关心关注的营商环境,也因为城市大脑一步一步得到优化——开办企业仅需一个工作日,部分地区公章刻制政府买单,实现“零成本”;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审批“最多90天”,施工图审查从以前的最少60天压缩到15天以内……据第三方评估显示,全省“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92.9%,群众满意率达97.1%。

 

  城市大脑,是为城市生活打造的一个数字化界面。它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水平,而且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目前,杭州城市大脑包括警务、交通、文旅、卫健等11大系统和48个应用场景,日均协同数据1.2亿条。通过这些数据,杭州的城市管理者可以更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作出科学决策,从而提高城市治理效能,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

 

  城市大脑在“数字治疫”中交出优秀成绩单

 

 

  2020年疫情初始,杭州城市大脑就迅速开发并部署了城市大脑疫情防控驾驶舱,接入市防控指挥部、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各工作专班相关数据,实时提供市防控指挥部相关领导、各相关部门参考。依托城市大脑警务操作系统,在24小时内研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趋势感知场景”1.0版并紧急上线;紧接着2.0版投入实战,实现对由汉入杭及离杭赴汉人员的总体态势监测、聚集地分析和高危人员预警等多项功能。目前该场景已完成4.0版研发,建立了针对确诊、疑似病例的“15同”模型,精准挖掘、快速分析查找相关密切接触人员,及时推送属地落实管控。该场景共完成30余批次、逾3万人的信息协查、研判任务,精准发现1128名密接人员,其中有3人最终被确诊。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2月11日上线的杭州健康码就是城市大脑的重要产物。“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疫情期间的三大“拷问”,最终由健康码给出了红绿灯一样的明确指示。由此,不管控疫情还是保经济,在杭州不再是一道“单选题”。数字治理也从杭州“码”上出发,7天时间,健康码从杭州余杭区推广到全市、全省、全国,成为全国各地政府数字化防疫的标配。到3月中旬,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已可实现“一码通行”。目前,健康码还在升级,转入平时应用,已与电子社保卡、健康卡互联互通,支持医院就诊和医保支付,功能更加强大。而健康码背后的城市大脑,在这场疫情中,更是打了一场无声的智能化防疫战。

 

  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依托城市大脑建设的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经过18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昼夜攻坚,成功研发并上线试运行“杭州市企业严格防控有序复工数字平台”,该平台系全市首个企业线上复工数字化申报平台,具备“复工申报备案、防疫措施引导,员工返工核查、健康状态跟踪”等一体化功能,通过在政企之间以及企业内部间建立起一整套责任体系、过程体系、信任体系,从而找到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国网杭州公司积极推进电力大数据应用,深入分析居民及企业用电情况,在城市大脑电力驾驶舱中新增防疫相关模块,从居民人口流动和企业复工复产两个方面,提供人员返城、居家隔离、企业复产率、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等统计信息和详情。3月2日,正式上线“一键通”的新型政商数字协同系统、杭州市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亲清在线”。数据显示,从2月10日启动复工复产以来,杭州市运用城市大脑的能力,开发的企业复工复产平台和健康码,有效提高了企业复工率。

 

  疫情之于城市,其实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大考,考验的是社会精细治理的能力,能否利用好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工具、新技术,能否摸索出具有地方治理特色、又能迅速推广运用的新模式、新手段,成为衡量公共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浙江,在杭州,城市大脑等现代化手段正为社会治理赋能,在疫情的“大考”中,集合形成了一套新型数字“防疫系统”,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

 

 

  3月31日,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内,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应用展示,对杭州市运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编者后记: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对城市的治理要有更高、更宽的视野,更新、更灵的工具,城市大脑就是城市治理者的全新工具。城市大脑的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是社会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揭示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预示着城市文明新阶段的到来。

 

  建设城市大脑,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经验。杭州建设城市大脑,是在“无人区”探索,为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提出方案。目前,在全国多个城市正积极投身到城市大脑的建设中时,杭州已携城市大脑的探索经验,亮相于世界舞台,并向世界贡献着杭州的数字化城市方案。

 

  杭州城市大脑,让城市会思考,让生活更美好。杭州城市大脑如同蹒跚学步的小孩,不断地探索前行,也正面临许多挑战,诸如信息质量、数据安全、数据开放、隐私保护等等,在技术层面也将攻克许多难关,不断迭代升级。2018年5月,杭州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个城市数据大脑规划,明确到2022年,要基本完成城市数据大脑在各行各业的系统建设,投入实际运行,成为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我们相信,杭州城市大脑将不断开拓进取,勇往直前,为世界提供数字治理的城市范本。杭州城市大脑作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工具,也是“学霸浙江”交出的优秀作业之一,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欢迎全国各地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来浙江、来杭州、来浙江大学“抄作业”!

 

文字整理:徐盛丹(部分文字来源于浙江在线、杭州发布等)

图片来源:浙江在线、杭州发布等

 

© 201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 杭州求是育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50927号